汤浅蓄电池在传统铅酸电池技术基础上,正通过多维度技术创新向新兴领域拓展,形成以下新赛道布局:
一、固态电池技术突破
含氮硫化物固态电解质:开发出兼具高离子电导率(超5.9mS/cm)与防水性能的固态电解质材料,突破传统硫化物电解质遇水分解的技术瓶颈。
电动车领域应用:与本田合作新建全固态电池工厂,预计2027年投产,推动该技术从深海探测设备向新能源汽车领域延伸。
二、锂硫电池产业化
能量密度翻倍:与关西大学联合研发的锂硫电池质量能量密度达现有锂电池近2倍,适用于飞行汽车等高能量密度需求场景。
技术迭代优势:通过硫正极材料优化和电解质改性,已实现循环寿命突破,计划2025年后实现商业化应用。
三、新型电池材料创新
铅钙合金升级:在传统铅酸电池领域持续优化特种铅钙合金配方,使板栅腐蚀率较常规产品降低40%,支撑工业储能系统15年以上使用寿命。
结构创新储备:布局刀片电池、软包电池等新型结构技术,通过活性物质压缩工艺提升体积能量密度。
四、应用场景拓展
深海-空天市场:依托固态电池技术积累,已为深海探测器提供能量支持,并瞄准商业航天器电源市场。
移动出行革命:针对飞行汽车企业定制开发能量密度超过400Wh/kg的电池模组,推进城市空中交通(UAM)能源解决方案。
通过"传统技术优化+前沿材料突破"的双轮驱动模式,汤浅正构建覆盖陆、海、空多维度的新型能源技术矩阵,其技术路线图显示:2025-2030年间将形成铅酸/锂硫/固态电池的梯次产品体系,实现从地面交通到空天领域的全场景覆盖。